投资理财知多少?别让“馅饼”变陷阱!
时间:2022-06-07浏览量:339来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不少群众通过自身努力逐渐积累了一些财富

有些人为了更加快速获取可观收益

会寄希望于博彩等“技术型”的投资

妄图通过简便快捷的操作

迅速积攒更多财富

 

而一些不法分子正是瞄准了这部分人想要一夜暴富的心理,以“投资”获取高额利润为幌子大肆实施诈骗,导致被骗群众损失惨重。


真实案例:5月19日,家住太原市万柏林区的董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推荐股票投资的,董女士刚开始并没有太在意,可是在对方不断地软磨硬泡下,她最终还是加上了对方的微信。随后,董女士就被拉进一个叫A股分析论堂的企业微信群,群里有老师不定时的讲一些股票知识,还有老师会开直播。几天时间里,董女士也上了几次课,感觉收获颇丰,对群里的老师开始盲目崇拜了起来。直到最近一次直播,老师向大家推荐了一个明富APP,称在上面投资有高达4倍的收益,董女士赶忙下载并按照老师的指引买入一支股票。果不其然这支股票一路高涨,董女士连续几天不断地买入,总计投入100余万元,看着账户余额越来越多,董女士心里也是笑开了花。可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个APP突然打不开了,而企业微信群也被封了,这让董女士感觉不对劲,赶忙报警。


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就是诈骗分子利用互联网仿冒或搭建虚假投资平台,通过不切实际的虚假宣传,引诱投资者进入网络虚假平台进行“投资”的一种诈骗手法。


除了上述案例中的虚假股票,还有比特币、区块链、虚假彩票、打新股等花样百出的投资方式。我们对这些案件进行梳理分析,尽管类型众多,但核心诈骗手法依然是那四步:

1. 引流,四处推广。犯罪分子通过QQ、微信、soul等社交软件加受害人好友,或者在公众号、微博、抖音、知乎等网络平台发帖、投广告,称有投资门路吸引受害人关注。随后拉人进群,组织水军在群里扮演投资者,晒出收益情况误导受害人。

2. 洗脑,步步诱导。犯罪分子在群聊中通过直播教程、导师指导等方法对受害人进行洗脑,通过高收益投资项目、稳赚不赔等幌子让受害人产生兴趣,向受害人发送链接或二维码下载虚假投资平台APP,等受害人成功上钩下载APP后,再通过导师诱导进行投资。

3. 甜头,加大额度。犯罪分子通常会以小额返利让受害人初尝甜头,以为投资真能获利,然后骗子再不断诱导受害人加大投资额度。

4. 收割,尽数骗走。等受害人“投资”到一定数额,看着投资账户上有不少钱却无法提现,骗子就以“登录异常”、“服务器维护”、“银行账户冻结”等各种理由解释为何提现失败,紧接着会利用受害人急切提现、盲从的心理,再收取所谓的“保证金”、“解冻金”、“刷银行流水”等再次诱导受害人转钱,直至将受害人榨干。

 

民警提醒:

1. 投资时对超高收益的投资要小心,选择正规投资理财途径,不要被暂时的高利息迷惑双眼,切勿相信“内幕消息”和只挣不赔的“买卖”。

2. 不登陆来历不明的网址,不点击手机短信和邮件中未知链接,不随意下载未知APP。

3. 个人的支付账号、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不能轻易泄露。投资如遭受非法损失请立刻报警,不要因为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语而越陷越深,遭受更大的损失。


来源:太原市反诈骗中心


上一篇:养老诈骗知多少?这些防骗知识请收好!2022-06-14
下一篇:爸妈宁愿相信骗子,也不肯听你一句劝?!为了他们,看完文章吧2022-06-07
返回列表